教職工
學生
校友
訪客
招聘
校歷
|
郵箱
|
舊版主頁
|
EN
|
導航
學校概況
學校簡介
歷史沿革
現任領導
歷任領導
組織機構
機關部門
學院(部、館)
直屬研究機構
機關直屬單位
產業后勤系統
地方研究院
基本數據
工大新聞
人才培養
本科生培養
研究生培養
留學生培養
繼續教育
招生就業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學生招生
繼續教育招生
就業指導服務
師資隊伍
人才招聘
人才風采
教師個人主頁
科學研究
重大科研項目
重點科創平臺
直屬研究機構
重要科研成果
學術合作交流
學術期刊
合作交流
國內合作
地方研究院
高能級科創平臺
地方技術轉移中心
國際合作
全球合作伙伴
學生海外交流
海外智力引進
孔子學院
中外合作辦學
文化校園
圖書館
檔案館
校史館
文化標識
印象工大
四時風光
校園月歷
模板下載
會議背景
06
2022-06
我校師生在省第十三屆“挑戰杯”建設銀行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獲佳績
6月2日,在浙江省第十三屆“挑戰杯”建設銀行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決賽上,我校參賽作品獲金獎9項、銀獎14項、銅獎2項,同時學校榮獲大賽“杰出貢獻獎”。其中,機械學院倪淯耒等同學的作品《負壓水果采摘機器人——邊疆共同富裕的踐行者》(指導教師:楊慶華、王志恒、荀一)、食品學院陳修彪等同學的作品《鮮起源——水產品鎖鮮凍眠新助力》(指導教師:周緒霞、王文潔、王璇)、藥學院盧鈺等同學的作品《花開富貴——科技惠農助力鄉村振興》(指導教師:王平、楊志凱)、藥學院王奕凱等同學的作品《本草云譜——數字化賦能的中藥材質檢平臺》(指導教師:徐寧、李清水、劉巍偉)、生工學院魏立天等同學的作品《丙酮智造——丙酮酸家族綠色生產最優解》(指導教師:章銀軍、袁圍、宋曉菲)、管理學院謝雯欣等同學的作品《泥潭生花——新型高效環保微生物污泥處理劑 鄉村污泥可持續治理先行者》(指導教師:徐振浩、傅劍、梅景瑤)、藥學院韓彥超等同學的作品《漆partyspace——中國傳統文化賦能線下聚會場景的開拓者》(指導教師:楊志凱)、信息學院徐旭瑤等同學的作品《康普萊斯——高通量高精度復合物結構解析先行者》(指導教師:張貴軍、張彪)、管理學
01
2022-06
李小年一行看望學校幼兒園小朋友
6月1日上午,校長李小年、副校長金曉明來到學校幼兒園,看望慰問幼兒園的小朋友們,為他們送去節日祝福,并向辛勤耕耘在教育一線的幼兒園教師們表示誠摯問候。校工會、公管處、容大后勤集團等部門負責人陪同。因為疫情防控的要求,今年“六一”活動是以班級為單位開展的。李小年一行參觀了夢溪園區和尚德園區,實地查看了幼兒園的室內外活動場所、生活及活動情況,現場觀看了中班和托小班小朋友們的游戲活動,并與小朋友們一起互動,現場歡聲笑語、熱鬧非凡。李小年代表學校向小朋友們表達了關愛之意,祝小朋友們節日快樂、健康成長,并給小朋友們送去了精美的禮品。隨后,李小年、金曉明還聽取了學校幼兒園的工作情況匯報,對幼兒園的規范管理和科學保教水平表示肯定,希望幼兒園繼續秉承工大精神、堅守辦園初心,加強教育教學工作,不斷提升教育質量水平,創新幼兒園發展管理模式,讓孩子們在更加幸福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19
2022-05
學校召開人才工作會議
5月19日,學校在朝暉校區存中樓報告廳召開人才工作會議,推進實施新時代人才強校戰略,謀劃建設區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為建設區域特色鮮明、國內一流的研究型大學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撐。校黨委書記蔡袁強、校長李小年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由副校長鄭華均主持。蔡袁強在講話中指出,高校是人才培養的主陣地,是創新第一動力、人才第一資源的重要結合點,在國家和區域人才戰略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他強調,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從全局視野和戰略高度把握學校人才培養和人才隊伍建設的階段性新要求,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堅持黨管人才,以系統觀念系統方法,統籌全局與局部、當下與未來、繼承與創新等的關系,不斷健全宏觀體系架構、強化中觀協調落實、激發微觀主體活力,全面構筑立德樹人和人才工作的新優勢。蔡袁強強調,要堅持質量為先,以前瞻意識培養時代新人,健全完善需求導向的教育結構和學科專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調整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拔高人才培養標準,實現人才培養“外在要求”和“內在能力”的統一,發揮好人才培養主陣地作用。要堅持增量選優,以更寬視
15
2022-05
濱江區浙工大網絡空間安全創新研究院成立
5月13日下午,我校與杭州高新區(濱江)共建“濱江區浙工大網絡空間安全創新研究院”啟動儀式在濱江舉行。學校黨委書記蔡袁強與區委書記章登峰出席并致辭。校長李小年、副校長鄭華均,區委副書記、區長鄭迪,區領導陶峰、王理生出席。蔡袁強指出,濱江區浙工大網絡空間安全創新研究院的建立,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重要論述精神的有力實踐,將促進區校雙方在人才培育、科技創新和產業提升等方面實現優勢互補。希望研究院立足浙工大學科和科研優勢,切實做到定位準、目標高、舉措實,通過“政產學研用”合作模式,發揮工大所能,滿足濱江所需,解決企業所急。同時,希望加強政策資源有效供給,激發研究院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助推高新區(濱江)網絡信息安全產業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濱江經濟社會發展。他勉勵研究院以持續提升自身科研實力為己任,加強與企業溝通交流,加快落實科研成果落地,為推動高新區(濱江)和省市乃至全國網絡空間安全領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章登峰指出,浙工大和高新區(濱江)淵源深厚,一直以來,雙方在產學研和人才培養等方面有著密切合作。此次共建濱江區浙工大網絡空間安全創新研究院,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重要思
04
2022-05
工業設計助力戰“疫”:核酸采集數字服務站落地了
近日,由我校工業設計團隊研發的“核酸采集數字服務站”在余杭區國際會議中心正式服務上崗。該服務站的最大優勢在于核酸采樣人員不需要穿防護服,就能在保證安全情況下完成核酸采樣。從外觀上看,這是一個橙白外立面,繪有杭州地標建筑和良渚文化元素的箱體,底部還有4個輪子,便于移動。這個封閉式空間里配備了正壓新風系統、空調、高效過濾器、氣溶膠消毒、對講裝置、LED外部照明等裝備,工作人員在里面可坐可站,做好普通防護即可。為照顧到不同身高的被采樣人群,團隊充分優化產品的操作界面和人機尺寸,保證采樣過程的順利進行。同時,團隊還根據各種排隊檢測的復雜情形,充分模擬現場環境,構建協同合作機制,開設雙人工位,加快檢測流程。4月26日,杭州市提出了常態化核酸檢測服務工作方案,要求全市居民及其他在杭人員每48小時應完成至少一次核酸采樣。這也對核酸采樣檢測工作提出了極高的要求。為了實現快速布局核酸采樣點,建立簡單高效的采樣檢測流程并讓采樣人員更舒適便利的工作,我校創新研究院團隊聯合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僅用4天時間便快速開發了一款款專用于咽拭子和鼻拭子取樣工作的“核酸采集數字服務站”。據悉,從30日起,余杭區將陸續
more
省委副秘書長、省信訪局局長王中毅一行來校調研
2022-06-07
我校在2022年全省“共同富?!で嗄暾f”萬名青年學習、調研和宣講活動中取得佳績
2022-06-05
德清縣委副書記、縣長王波赴莫干山研究院調研
2022-06-03
我校加納大學孔子學院承辦第21屆“漢語橋”中文比賽加納大區賽
2022-06-03
丁祖年來校作“習近平法治思想”宣講報告
2022-06-03
more
教科學院“行知講壇”講座預告:高等教育普及化、共同富裕與我國職業教育體系的系統性重構
2022年6月15日
屏峰校區暢遠樓419室
材料學院第211期至真講壇——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周光敏副教授、南方科技大學萬佳雨副教授和重慶大學瞿佰華副教授講座通知
2022年6月10日
莫干山校區圖書館B510會議室
“浙江工業大學交叉學科大講堂”第二講
2022年06月07日
朝暉校區邵科館一樓圓廊會議室
學術繁榮計劃:2022年神經影像計算與人工智能研討會
2022年6月7日
線上zoom會議ID: 84032780106
more
低壓點“石”成“鉆”——浙工大胡曉君教授顛覆性成果獲《PNAS》報道
金剛石,不僅是光彩奪目的珠寶,也是未來光電子器件的重要基礎材料。與天然鉆石的稀缺一樣,人造金剛石獲取也十分不易!人造金剛石通常需要高溫高壓,且大面積制備十分困難,這極大地限制了其廣泛應用。浙江工業大學胡曉君教授團隊創新性地“復原”了化學氣相沉積金剛石的生長過程,在低壓狀態下實現了點“石”成“鉆”,為大面積金剛石的合成提供了新的策略及理論依據。該成果于2022年4月13日被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在線報道。浙江工業大學為文章唯一通訊單位,胡曉君教授為唯一通訊作者,團隊成員蔣梅燕博士和陳成克博士為共同第一作者。
模擬好望角毛氈苔:浙工大吳化平教授團隊研制仿生捕蠅器!
團隊研制的仿生好望角毛氈苔軟機器在多功能傳感和快速驅動方案的協同作用下,能感知捕獲過程中的多種特征,如應變速率、應變大小和方向,從而對理想大小的獵物具有精準的捕食行為,有望在智能軟機器人、人機界面和電子假肢等領域發揮潛在作用。相關工作以“A Biomimetic Drosera Capensis with Adaptive Decision-Predation Behavior Based on Multifunctional Sensing and Fast Actuating Capability”為題作為封面文章(Cover Picture)發表在最新一期《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
從源頭上抑制“超級細菌”出現,《自然通訊》刊登浙工大教授重大突破!
抗生素耐藥性及“超級細菌”被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是當今全球最大的健康威脅之一。如果不積極應對,到2050年全球每年死于抗生素耐藥性感染的將有1000萬人,超過癌癥死亡率。針對細菌耐藥性的機制研究和風險評估一直都是全球生物、醫學、環境等交叉領域科學家們聚焦的研究熱點。浙江工業大學錢海豐教授團隊分析了土壤、水體、城市建筑以及人體等多個生境中耐藥基因的豐度及相關宿主菌株,建立了全球抗性基因風險預測的新策略,該研究成果于2022年3月23日被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報道。
VI賦能,浙工大團隊讓橋梁倒塌一天揭“迷”
圖1第一時間奔赴橋梁倒塌現場協助事故調查是浙江工業大學彭衛兵教授的另一項“本職”工作。他和團隊發表的多篇基于破壞模式、殘骸痕跡接觸對與圖像識別的橋梁倒塌事故分析文章為10萬+閱讀量爆款。曾受邀接受CCTV《新聞1+1》欄目和《新聞周刊》欄目采訪。清華大學聶建國院士評價:基于變形體的梁橋抗傾覆設計方法、橋梁倒塌事故分析技術等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圖2圖3傾覆倒塌:梁橋安全運維、設計和建造的痛點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橋梁是國民經濟重要的生命線樞紐工程,直接影響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出行,關系人民生命和國家財產安全。截至2020年底,全國橋梁數量已超100萬座,其中獨柱墩梁橋因結構簡潔、造型美觀、橋下空間開闊、經濟性好,在中國公路和市政建設中被廣泛采用,全國現存數萬座,且大部分位于高速匝道、城市市政道路的跨線橋、立交、高架等關鍵位置。圖4 傳統獨柱墩梁橋由于中墩為橫向單支點支承,抗傾覆穩定性不足,在偏載作用下容易發生傾覆倒塌。自2007年丹拉高速高架橋和2011年上虞春暉高架橋傾覆以來,全國已發生多起超載作用下獨柱墩梁橋傾覆事故。與其它橋梁倒塌不同的是,梁橋傾覆事前沒有開裂等破壞征兆,事
借太陽一束光,沸騰而出的是潔凈的氫——浙工大鄭華均教授團隊在光催化產氫領域取得新進展
在“雙碳”背景下,清潔低碳是我國能源產業的發展方向。氫氣因其燃燒熱值高、燃燒產物無污染,是未來清潔能源的首選。將水裂解獲得氫氣是化學家們孜孜以求的圣杯,其中利用太陽能通過光催化在室溫下分解水產氫,更是全球能源領域科學家們聚焦的研究熱點。近日,浙江工業大學鄭華均教授團隊創制高性能的光催化材料在室溫下將水裂解獲得氫氣,該研究成果于2022年3月11日被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報道。
浙江工業大學漆楠教授揭示了新冠無癥狀感染機制——破解新冠病毒“逃逸之謎”
圖1新冠病毒無癥狀感染階段的存在,極大地增加了病毒傳播的隱蔽性,這也是新冠病毒得以如此大范圍傳播的關鍵。浙江工業大學葉邦策教授團隊的漆楠教授與其合作者從“宿主—病毒”相互作用的角度,揭示了新冠病毒激活并逃逸宿主天然免疫防線的策略之一,解釋了無癥狀感染者產生的可能原因,為新冠肺炎的早期治療提供了潛在的藥物靶點。該工作發表在2021年的《Cell Reports》上,目前已成為高被引論文。圖2冠狀病毒家族也很內卷不到20年時間,新冠疫情是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CoV)和2012年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CoV)之后,全球遭受的第三次冠狀病毒疫情。與“前輩們”不同的是,新冠病毒更狡猾且難對付。它有兩大“殺手鉗”——高傳染性和高隱蔽性,其突出的表現就在于新冠病毒感染者存在輕度無癥狀階段。輕度無癥狀階段,就是早期感染了病毒卻沒有明顯癥狀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人體免疫系統受到抑制,導致細胞中具有抗病毒和調節免疫的作用的“守門員”——I型和II型干擾素(IFN-α/β,IFN-γ)產生遲滯,多種促炎因子(TNF-α, IL-6 ,IL-1β等)表達受阻,抗病毒信號遭到屏蔽。此消彼長
more
27年步履不停,他是浙工大金牌田徑教練!
從講臺到“云端”,他的編程視頻課點擊量超百萬!
從績點2.7到4.2!她在浙工大一路“越野”,一路逆襲!
夢想在哪,感情在哪,心在哪?“法哥”的“解憂雜貨鋪”里都有答案
聽說,東十有個“科研寢",全員保研,兩人直博!
全網粉絲超2000W的她,原來是浙工大教師!
First or Best?她從一個支點出發,延伸出自己科研的主賽場!
“核”“器”有幸——在浙工大護“核”安全的十載青春
李俊源:規尺里的守望
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直博北大的他,立志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而奮斗!
他說,最激動的,是idea冒出來的一瞬間
破譯核心功效密碼,她讓鐵皮石斛造福百姓!
Wonderful!這位來自剛果(金)的浙工大青年這樣介紹中國
立地頂天!他和團隊二十年在超精密加工領域詮釋科技自立自強!
點贊!禁止化學武器組織有一位浙工大的女科學家
more
通知公告
more
08
2022-06
2022生物工程技術專業發展研討會暨浙江省生物工程類專業聯合體成立大會預告
06
2022-06
關于舉行2022年新教師教學培訓考核的通知
02
2022-06
浙江工業大學關于房屋減租工作進展情況的公示
02
2022-06
關于開展2022年校級重點教材建設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
媒體聚焦
美譽工大
智庫工大
more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推介我?!拔逦灰惑w”心理育人體系
2022-05-31
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客戶端報道我校教師喬中坤“黃大年式”優秀事跡
2022-05-26
光明日報
新華社客戶端報道我校招聘會促就業
2022-05-24
more
浙江新聞客戶端
浙江新聞客戶端報道張翼飛教授談深化生態環境機制與政策創新
2022-05-12
中國教育報
?《中國教育報》刊登劉曉教授文章《<職業教育法>的守正與創新》
2022-05-12
浙江新聞客戶端
浙江新聞客戶端報道杜群陽教授談數字化賦能“一帶一路”重要樞紐建設
2022-05-07
浙江衛視
俞鋒副教授受邀參加浙江衛視節目解讀我省數字生態
2022-04-29
2011
計劃
首批國家“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協同創新中心牽頭高校和浙江省首批重點建設高校。
1953
年
始建于1953年,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10年創立的浙江中等工業學堂。
3365
畝
學校設有朝暉、屏峰、莫干山等三個校區,占地面積3365畝。
33500
名在校生
?其中普通全日制本科學生19727人、各類研究生12732人、留學生1041人。
3425
名教職工
其中專任教師2522人,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雙聘兩院院士4人。
工大校報
教育基金會
校區班車
信息公開
SSLVPN
|
校園電子地圖
|
一级A片在线看无码